中国教育热线  >  新闻  >  未来才智学校研究中心丨衡水中学郗会锁专访(上)衡中学生的自律是文明痕迹

未来才智学校研究中心丨衡水中学郗会锁专访(上)衡中学生的自律是文明痕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4-10 21:27:38  阅读:9082 来源:自媒体 作者: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

原标题: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丨衡水中学郗会锁专访(上):衡中学生的自律是文化烙印

本期《白丁会客厅》系列访谈“疫情下的反思:我们与未来教育的距离”,有幸邀请到衡水中学的校长郗会锁,在访谈中,他与我们分享了上任以来衡水中学的教育改革,信息化建设与时下高考延期的应对和学生自律力建设等精彩内容。

因篇幅较长,此份采访实录将分3次进行文字推送,敬请关注。

(注:本文为视频专访实录,未经本人审阅)

受访嘉宾

郗会锁

衡水中学校长

主持人

郑德林 (白丁)

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

疫情后的反思,信息化需要深层次建设

白丁:今天做客白丁会客厅的嘉宾是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先生,欢迎郗校长。这次疫情给信息化对学习的支持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那么衡水中学在疫情期间是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做的?这个“停课不停学”我们衡中是怎么应对的?另外,此前我们衡水中学教育信息化方面有哪些前瞻性的思考和前瞻性的一些投入?疫情过去之后是否会有一些新的信息化的考量、一些新的变化,请郗校长给我们大家带来一些分享,谢谢。

郗会锁:关于教育信息化,我们学校一直还是非常重视的。在19年我们制定了学校的5年发展规划,其中专门提到开发信息技术要建设智慧校园,但是过去我们教育信息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个是没有构建起大数据的应用平台,我们学校有些数据还是信息孤岛,这是管理上的一个不足。另外在教学上的应用,我认为还是比较浅层次的,比如老师们用比较多的还是白板、PPT,开展用互联网教学的还不多见。另外我们学校因为是寄宿封闭式管理,不允许学生带手机,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能力还有欠缺。

但是这次疫情也给我们很多的思考,所以下面关于信息化方面我想我们会有一些调整。

一个是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的环境,这个包括两方面,一个是硬环境一个是软环境。硬环境,我们下一步会打造智慧校园,我们要更新一些设备,完善一些设施,搭建起先进的管理平台。从软环境来讲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我们的教学资源库等等。

第二点我们要着力推动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比如说引入移动智能终端。可以探索基于网络、开放、交互、个性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因为在这次疫情当中我们发现线上课堂还是老师讲的多,师生之间互动是不够的。特别是录课,学生就是听,没有互动。即使在直播课当中,互动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所以我们下一步要搭建完善的在线学习平台,探索跨学校甚至跨校区的这种协同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网络教学科研工作。

这次居家学习我们也感受到了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就是不用再面对面的教研了,老师可以在家里或者在不同的地方就可以很好地教研,取得很好地沟通。所以这方面以后我们要加强。包括我们这次也感到了平时积累的教学资源不足,因为原来都是线下教学,老师都是面对面给学生上课,这次在家里,很多课都是老师在现准备的,这时候我们意识到这方面我们积累的优秀资源还比较少,所以这都给我们一些启发,将来我们要加强这这方面的积累和整理,建立比较丰富的资源库,同时也提高一些工作效率。

另外我们要实现校园管理全面的信息化,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刚才我提到了原来我们没有构建起大数据应用的平台,那么在这个期间我们感受到了这种不足,所以下边我们要构建起大数据的应用平台和优化涉及到跨学科、跨年级甚至跨部门的跨层级的事项办理流程,同时我们要以信息化手段来改造和优化校园管理,建成一体化的管理业务应用平台。

在这次线上教学当中,无论是管理还是教学,都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说学生要使用较多的平台,用这个平台听课,其他的工作或者学习就需要那个平台。我看有的地方就比较先进,比如说香港,他们用一体化的学习平台,一个平台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这个很好。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这是关于信息化我们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学生“不许带手机”背后的配套管理

白丁:郗校长非常谦虚。我想这次的疫情不单对衡中,应该对所有学校都是一次大考,我们的整个教育生态都在经受着考验。刚才我们也注意到,郗校长在结合着衡中在疫情期间的情况在做一些反思。不单单是学校整体的,也包括了我们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刚才郗校在分享的过程中,提到了一句话,说衡水中学是不允许学生带手机的。实际上我知道很多的学校都不允许学生带手机。那么学生该不该带手机其实也是很多的家长,很多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非常纠结的一个问题,因为社会在转型,要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尤其是这次疫情,一下子把信息化的素养要求提得很高。那么我们作为中学年龄段的孩子该不该带手机?想听一听郗校长,您是怎么看?

郗会锁:其实我们的做法也表明了我们的态度。这些年,不管外界有什么样的质疑或争论。我们一直坚持不让手机进校园。而且从我们的实践效果来看,还是很好的。

手机实际上也是好东西,但是辩证的来看。因为我觉得目前手机对我们成年人来讲有的时候诱惑力都很大,很多低头族或者沉迷于手机,耽误了很多时间精力。影响了学习和工作。我想带不带手机,需要一个配套的管理,你如果简单粗暴的,我就是不允许你带手机,那么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我们不允许学生带手机,我们配套做的是什么呢?这是应该关注和借鉴的,比如说首先学生带手机是要干什么?很多学生反应说,带手机为了更方便地和家长联系、跟外界联系等等。还一种说法就是说我们带手机想要查一些教育教学资源,了解信息更方便。我想无非这两种。

那么面对这个情况,我们一方面每一个教室内部有一个台电,教室外部还有一个阅读机,很多教育教学资源包括新闻,都能够最终靠电脑上来查阅,课间的时候也可以来看,另外我们图书馆还有一个专门开放的机房,如果要了解一些信息每周都有时间去查阅资料,这就解决了学生的一个诉求。

第二个诉求就是跟外界联系的需要。我们每一个宿舍都有电话,校园里也有电话亭,同时,我们老师的手机是随时可以借给学生的。如果学生有事想要联系的话可以随时借老师的手机,那么学生的这两个诉求解决了,我们再不让学生带手机,我觉得这个学生也可以接受,家长也可以接受,而且就避免了学生沉迷于手机或者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或者是沉迷手机游戏等等。所以这几年实践以来我觉得效果还是挺好的。

白丁:现在有一种说法说是我们现在很多的成年人其实睡醒之后第一件事是摸手机在哪里,还有一种极端的说法,说孩子跟手机是最关心的两个东西。但是相比较而言的话,手机不在身边比孩子不在身边可能还会更紧张一些。

谈到信息化我想不单单是我们衡中本部的一个信息化问题,我知道衡水中学名扬天下,有很多区域都在跟衡中合作办学,衡中的一些分校开到了很多地方。我们本校和分校之间资源互通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别的要求?也想请郗校长做个分享。

郗会锁:这两年我们在规范办学,对原来的合作进行规范、梳理、整改,因为原来有个别学校可能打着合作办学的幌子,做一些不实的宣传,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现在我们就是规范的办学,对于表现好的、规范的、实实在在办教育、提质量的,我们继续进行合作。对于不规范、虚假宣传,这个我们就要进行整改。关于这次线上教学,给我们一个启发,将来这个合作途径其实就是很广泛的。可以更灵活,比如这种线上教学的方式,线上教研的方式。远程、沟通都很方便。这方面我们会做一些尝试。

疫情后的改革,衡中要做“四加强”

白丁:是在教育部学校建设规划发展中心在2017年10月10日启动的未来学校研究实验计划也一直在探讨、研究未来教育。想请郗校长分析一下,通过这样的一次疫情,对我们教育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您是怎么判断的,或者说,疫情会不会带来我们的未来教育的一种比较大的一些调整?

郗会锁:我觉得疫情给我们大家带来一些困难,但是也带来了改革的契机,有几个方面要求我们加强。一个是教学方式急需优化,比如刚才说到的加强信息化建设。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原来主要是线下教学比较突出,线上虽然原来有一些尝试,但总的来讲都是一些浅层次的,不深入。

但是这次疫情带给了我们启发,我认为未来教育应该是线上线下相融合,这样是最好的,因为我觉得线上学习将来也是学生应该必备的一种素养,将来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这也是一种常态,所以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这是一个应该加强的方向。

第二个,就是我们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丰富,全面深化。这种课程建设我想不仅仅要学老师教授的、学校安排的课程。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次疫情是我们一堂人生大课。居家学习,这个学习的内容更加广泛,包括社会,包括生活。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一些人和事儿,让我们去深刻地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百科,去考虑公共安全,甚至涉及到心理健康,人与人的关系或者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我想这都应该是教育内容。

过去我们也重视到课程的丰富,但是相对而言,这个认识不那么深刻。但是经过这次事件后,我想各个学校可能在课程建设方面,会更加丰富更加实际,而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和到位。

第三个就是驱使我想要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形成强大教育的教育合力。教育,我觉得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但是在过去存在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某种程度上的忽视。而家庭也存在着过于依赖学校教育的情况,实际上教育形成合力,才会有最好的教育效果。

这方面论述也很多,我当时给家长在开会的时候就说过这句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如果双方不一致的话,教育就像纸搭的房子,特别容易倒塌掉。这次学生长时间在家里面学习,家庭教育变得很重要。

有人形象地说,现在很多家庭处在鸡飞狗跳,和走在鸡飞狗跳的路上。其实这也给家庭提了个醒,增进了家校之间的这种互相的理解,家长认识到,我们这一个孩子(就这么累),老师看那么多孩子(更辛苦)。理解了学校的难处和不容易。而这样一个时间段呢,我们老师也发现了家长的重要性。因为老师在线上教学提出的要求能不能很好的贯彻落实,实质上家长的配合、理解、支持也非常的重要。家校双方之间有了一个共同育人的情感基础,这样很好。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认识到,以后的教育一定要深化家校合作,所以我说这是一个趋势。那么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说学校可以开发家庭教育的课程引导家长懂教育、会育人。能够理解支持学校,发挥好的作用。

第四个对未来教育的影响,我觉得就是应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或者更具体来讲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有人说这个假期。自律的学生跟不自律的学生会出现两极分化。实际上我认为自律就是一个人很重要的素质。不仅上学这样,将来工作也是一样,自律的人容易出成绩,容易成功。那么这个假期,我想也是学校的一种检测吧,就是你培养的学生在学校可能表现总体来讲还是挺不错的。那么离开了学校,在家里到底能不能自律?实际上这是对学校育人成果的一个很好的检测。但是不管怎么样,我想这个事情让我们都认识到了学生自律的重要性。所以以后我想在教育教学当中。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这种自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衡中学生的自律是文化烙印

白丁:您谈到自律,正好我们一个网友提到了疫情期间,确实很多家长都苦恼孩子的自律性不够。为什么鸡飞狗跳,可能就是跟他的自律有关系。孩子需要严格的监督,才可能正真的保证学习效果。衡中学生的高自律性一直是学校一大特色。请问郗校长如何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自律?请您做个分享。

郗会锁:前一段儿白岩松在新闻一加一栏目对我进行了采访。当时我就讲了我们学生的特点,我称它为非常8+1。我们学生在学校培养下,带有学校的文化烙印,有着衡中学生的这种克制。

这个8是什么呢?比如说吃苦,我们的学生都能吃苦。抗压力,竞争激烈,但是我们学生都是阳光的灿烂向上的。再比如这种坚持力,就是百折不挠,坚持到底这种精神。再有就是激情力,到了衡中以后从早到晚不是被动地、苦恼地、痛苦地学习,而是昂扬地、积极向上地,主动地去学习,这个很好。还有梦想力,还有自律力。自律力是我们非常8加1当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这种自律力我们是怎么培养的?这涉及到一个教育的本质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一个教育家说过这样的话。本质有激励、惯性和鼓舞这三个方面。我工作二十来年,这点我感触特别深刻。因为我在一线当了将近20年的班主任。无论是我本人来讲,还是从学校来讲,我觉得我们衡中整体都特别重视这点。就是激励、惯性和点燃。当一个人迫于压力,迫于别的要求,去好好学习那最多只叫他律而不是自律。只有你把他对梦想、对目标、对成功那种渴望点燃。把对社会对家庭的那种责任感唤醒,让孩子有一种使命感,有一种要成人成才的这种理想和追求,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做事情。这样就容易形成自律。因为他是积极主动的,不是被迫的。我想可能短时间内还达不到完全的自律,因为自律里面又分为浅层的自律和深层的自律,要达到深层的自律需要持续的这样一个阶段的教育。我想衡中三年,对孩子来讲,这个教育还是很有成效,这是一个。

第二个,要想自律,我觉得还需要老师的引导示范作用。什么是教育?我觉得我的感受就是你相信,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你自己都不相信,你让学生相信那是不可能的。

我听过一个真事儿,当时有一个评审,我有幸担任评委之一。有个老师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说现在这个孩子不大好教育。比如说我们孩子:有了钱之后,你将来干什么?买房。再有了钱之后呢?孩子就说买第二套房。老师就比较着急,因为老师是想引导他,你有了钱之后,你应该去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一些奉献。老师继续说,再有了钱呢?买第三套、第四套房。老师就很苦恼,这个孩子现在价值百科观有问题。结果有一个评委就问这个老师,说老师你有了钱你干嘛?老师一下子愣住了,我估计老师也想买房。所以教育就是这样,如果你老师自己不相信,那么你道德绑架学生是不行的。所以只有你自己相信,你自己做得到,才能让学生相信,学生才能做得到,才有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我说的第二点自律,就是我们衡中的老师,在要求学生做到之前你首先做到。你要求学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老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这也是衡中成功的一个秘诀吧。

白丁:为人师表,万事师表,应该是师表的应有之意。

郗会锁:对,所以包括很多家长很多学生,为什么对衡中老师、对衡中很钦佩?就是在我们衡中老师的身上看到了一种精神,看到一种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不是说教出来,而是老师们用自身的行动,自身的这种精神去感染、熏陶教育学生的。这样就容易形成自律,而不是伪自律。

还有第三点,人都是环境的产物。不要说青少年,就是我们成年人,有人说你是谁不重要,跟谁在一起很重要。像学生现在十五、六岁,十六、七岁,这个年龄他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那么做为校长、作为学校,你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给他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的土壤,这个很重要。

我现在提出来文化治校,我说一流的管理靠文化,二流的管理靠制度,三流的管理靠权力,而什么叫文化?真正的文化、深层次的文化不是那些标语、口号,也不是制度。文化是什么?是价值百科观。是你需要呈现出来的一种氛围,一种气场。任何人不管老师还是学生身处其中,能受到这个场的熏陶和感染。

所以我们的学生在衡中,他就有这样的感觉,我说不管是成绩好一点的,或者成绩暂时落后一点的,你是高一年级的还是高三年级的,到了我们这个学校,好像都变得很有激情,很有梦想,很有活力,很勤奋。这就是这种环境对他的影响。所以我觉得我们孩子之所以自律,主要是因为长期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去学习、去生活。

比如说我们的自习没有老师,这件事很有意思,我也很自豪,就是你就是进入我们的学校,如果正赶上我们早自习或者晚自习的时候,这个学校是雅雀无声的,就像没有人一样。我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来了之后,问学校放假了?我说没有啊。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啊?我说在上自习呢。自习的时候每个教室的学生都是埋头安安静静在学习。我想这就是一种自律。这是结合衡中和我自身的感受。我觉得这样来培养孩子的自律。当然不全面,个人自己的观点。

编辑整理:王乙琨、吕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