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大学刘瑜教授: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的GIS人才
刘 瑜 教授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副院长,长期致力于支持地理空间模型与分析方法研究。其针对地理大数据提出的社会感知理论及方法在国际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负责参与国家科研项目十余项。担任地理信息科学国际刊物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副主编;获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奖项。
长期教授GIS开发课程,同时也是Citystar早期主创之一的北大教授刘瑜老师,是GISer们再熟悉不过的人了。今天,我们就专门邀请到刘瑜老师聊聊如何通过参加开发竞赛将自己练就为未来的GIS大咖。
0 1
活学活用,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的GIS人才
一直以来大学教育的重点都不是单纯的教授理论知识,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刘瑜老师认为,GIS专业的学生最终要活学活用,能把GIS运用到真实社会场景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才是真的GIS人才。在未来,中国的GIS人才教育会进一步加强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双重培养,使得学生能够针对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方法,同时结合各种最新的IT技术,更好地解决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
0 2
GIS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很多GIS专业的学生经常会迷茫,不清楚自己的专业能在哪几个方面发挥作用,面对未来就业也忧心忡忡。刘瑜老师对GIS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保持乐观,“随着地理信息在各个领域得到慢慢的变多的重视,GIS人才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但是对于每个GIS专业的学生而言,如何才能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成为用人单位纷纷争抢的“香饽饽”?
在刘瑜老师看来,基础扎实、善于学习的人才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会是“香饽饽”。刘瑜老师建议:“首先要打好坚实基础,在学科知识方面,了解地理学,尤其是地理信息科学和地图学的基础知识;在动手实践方面,扎实掌握一门编程语言,熟悉基本数据结构和经典算法。其次,随时追踪了解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并积极学习掌握。”
0 3
结合前沿技术,加强学习、研究
刘老师认为,同学们在学习和参赛过程中应当多学习、研究和应用前沿技术。作为大数据专家,刘老师指出,“大数据思维很重要的一点是发现‘关联性‘。我们利用多源大数据,运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尤其是近年来大范围的应用的深度学习方法,在时空框架下,发现其中的关联性,是有价值百科的研究方向。”
刘老师指出,大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对于地理学研究的意义毋庸置疑。然而,在具体的研究及应用中,也要注意有效的运用。
一方面,大数据并非是全数据,研究中需要对于数据的代表性有充分的认识。例如,目前得到广泛关注的手机信令数据等地理空间大数据而言,大都存在代表性不足以及语义信息偏少的问题。再如,基于出租车数据,只能获取城市居民特定出行目的的信息,其中会过低估计通勤出行的比例。要解决大数据的上述不足,一个可能的途径是集成多源数据以及基于调查问卷等途径获取的小数据。
其次,大数据主要是提供了一种观察手段并且具有一定预测能力,依然需要去构建模型,解释其中蕴含的行为模式和地理规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尽管有许多合适的定量空间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处理大数据,但是同样不能忽视场所视角的定性方法。
总之,大数据及其所提供的社会感知手段,有助于重新审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而在应用中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大数据的不足,同样需要对地理学基本理论深刻而全面的把握。同学们只有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这些最新技术,才能在竞赛乃至未来发展中脱颖而出。
0 4
期待看到更多别出心裁的好作品
只有拥有创新思维,且能严谨、全面地使用所学知识,才是优秀的GIS专业技术人员。
对于参赛作品的建议,刘瑜老师表示:“我期待看到学生有更多别出心裁,而不循规蹈矩的作品”。刘老师提到,很多参赛学生的思维会受限于生活环境和老师的项目,这样会缺乏创新性。建议我们大家要多观察生活,多看各方面图书,尝试结合其他学科,用地理思维去探究和思考各种问题,然后用GIS技术去处理问题。这样才可以不断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0 5
人生没有“试练”,抓住每一个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现在
易智瑞开发竞赛的平台已经搭好
只等你——未来的GIS大咖报名参赛 !
2020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
报名时间:
2020年3月30日-4月30日
报名及详情查阅请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