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有三组数据对比令人印象深刻:
2008年以前,鄞州区只有两所公办园,而现在有幼儿园127所,公办园覆盖率达60%;
2008年以前,公办园财政拨款生均经费曾是全市倒数第一,而现在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教育经费15%以上;
2008年以前,事业编制教师仅有41名,占全区教师总数3.3%,而现在事业编制教师达到816名,占比23%。
十几年间,鄞州区学前教育是如何实现华丽蜕变的?
明确发展任务,完善经费投入保障
在2008年之前,鄞州区只有两所公办园,民办园办园水平参差不齐。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强烈渴望,这一年,鄞州区下定决心,向着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发力。
当年1月,鄞州区连续出台多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其中有一条直面硬伤,明确规定每个镇(街道)要建设好1—2所公办或集体办的中心幼儿园。
2011年开始,宁波市前后启动三轮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引进和培育师资……一项项有力举措有序推进。
明湖幼儿园明湖园是邱隘镇第一所公办园。起步虽晚,但在规划之初,鄞州区教育局和邱隘镇教辅室就参与其中,实施园长公派,并派驻编制内骨干教师。在明湖园正常运转后,熙润园和杨柳园相继开办。由此,该园迅速发展为明湖幼儿园教育集团。
鄞州区一开始就将目光聚焦在建立起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上,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上,可谓是不遗余力。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已连续五年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15%以上,是《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规定目标的3倍。
“在上等级的过程中,区教育局给予了很多指导,还提供了一次性5万元的补助。”在浅水湾幼儿园创办者刘燕君看来,2018年对幼儿园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幼儿园成为省二级幼儿园,“收费提高了,生源更多了,发展更有信心了。”
“十三五”期间,鄞州区新建了32所幼儿园,全部是普惠性幼儿园。全区公办园覆盖率达6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5%,省二级以上幼儿园占比76%,优质园覆盖率达82.6%……
一串串扎实的数据,印证了鄞州区学前教育的稳步发展。
实施集团化办园,带动城乡共同发展
鄞州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群雁齐飞,实现优质幼儿园的集群式发展。
2017年,鄞州区组建首批12个学前教育集团,并促成了35对城乡结对幼儿园。2020年,该区组建第二批18个学前教育集团,其中包括城区优质园和农村中心园的教育联盟体。
“统一”和“共同”是鄞州区学前教育人经常提到的高频词。明湖幼儿园教育集团园长徐文亚介绍,集团内做到制度、人事、经费、资源配置等方面统一,采用组织领导和业务领导双线并行的运行体系,将大部分教育教学的权力下放到教科组、教研组、师训组,一个园长配三个副园长,每个副园长承担总园业务工作。
陈菁菁老师既担任熙润园负责人,又负责明湖幼儿园教育集团的教科研工作,“三个园区的老师一起开展课题研究,思维相互碰撞,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大大提高了”。
在集团化办园的基础上,鄞州区还设立了覆盖全区所有幼儿园的研训责任区,建立了城乡互助、公民办互助、等级互助的辅导结对网,有效发挥省特级教师和市、区“名师”“名园长”以及专兼职教研员的引领作用,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
构建三级研训体系,提升学前教育品质
2020年,鄞州区成立了鄞州教育学院,将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等专业引领的职能纳入学院内设的基础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指导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提升,进一步深化幼儿园内涵发展。
自建园起,云龙镇中心幼儿园就致力于幼儿足球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针对幼儿期足球运动辅助器材研究少的现状,老师们在实践中钻研,开发了“好饿的毛毛虫”“好玩的稻草人”“小老鼠进洞”等60个足球游戏,还研发了13种兼具挑战性和进阶性的辅助器材。
为了推动全区幼儿园协同发展,鄞州区划分了若干个幼教协作区,鼓励园际帮扶结对、同步研修。在优质园的辐射带动下,鄞州区幼儿园的课程品质进一步提升,有三所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获评省幼儿园精品课程。
在学前教育人才队伍培养上,鄞州区构建起了覆盖兼职教研员、骨干教师、全体教师的三级研训塔式支架,以高级研修班、“青荷成长团”等为代表的骨干教师和新秀教师培训项目已经成为鄞州区师训品牌。此外,鄞州区还组建了19个名师工作室,覆盖全区72%的园所。
“平台大了,视野更加开阔了,尤其是导师的引领让个人的成长上了一个台阶。”云龙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屠赛飞说。
“当前,鄞州区正在打造品质教育,我们将通过搭平台、强培训、引资源等举措,推进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鄞州特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前教育品牌。”鄞州区教育局局长王建平说。
责任编辑:常丽圆
原标题:宁波市鄞州区财政投入比例公办园占比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