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热线  >  新闻  >  如何让更多青少年走向冰场走进雪场

如何让更多青少年走向冰场走进雪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1-05-28 13:16:00  阅读:92076 来源:光明日报
如何让更多青少年走向冰场走进雪场

原标题:如何让更多青少年走向冰场走进雪场

  天津市北辰区芦新河小学学生正在学习越野滑雪(滑轮)体育课程。刘东岳摄/光明图片

  华北电力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在“水立方”内体验冰壶赛道。 新华社发

  崇礼云顶冬奥赛场的雪道。新华社发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升冰雪运动发展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带动更多群众走向冰场、走进雪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参与冰雪运动的主力军。校园冰雪运动发展离不开冰雪文化的推动,同时校园冰雪运动也肩负着传承文化、增强体质等多元教育功能。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如何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冰雪文化、参与冰雪运动、助力北京冬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调研团队赴北京、天津、河北等地10多所中小学,围绕青少年冰雪运动的参与状况、参与冰雪运动的制约因素、校园冰雪文化培育情况,开展了调研,并就如何强化中小学冰雪文化培育、冰雪运动普及提出了建议。

  1、京津冀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现状

  自教育部联合国家体育总局、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以来,京津冀地区各中小学积极响应,以多种形式的校园冰雪运动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例如,全国级冰雪特色校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以“七个一”为主线多次举办冰雪嘉年华活动,“七个一”即一次旱地冰雪体验、一场冰雪项目比赛、一堂冰雪项目课程等七大冰雪体验项目,从理论到实践几乎全面覆盖,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不少同学在各类冬季运动的体验中既增强了体质、培养了兴趣,也坚定了争当志愿者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决心。

  北京滑雪协会副秘书长倪守军认为:“在普及青少年冰雪运动过程中,应让青少年真正热爱冰雪运动,从‘要我滑’转变到‘我要滑’,从兴趣点上撬动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调查发现,京津冀地区有52.5%的青少年比较关注冬奥会及冰雪运动的信息,36.6%的青少年关注程度一般,仅有11%的青少年不关注。此外,参与调研的近70%的京津冀青少年喜欢冰雪运动,仅有2.5%的青少年表示不喜欢。

  然而,当前青少年群体对于冰雪运动的较高喜爱度与较低参与度之间仍存在巨大反差。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青少年冰雪运动参与频率偏低的占55.4%,超过半数。此外,青少年冰雪运动参与趋势调查结果显示,近些年参与冰雪运动趋势“基本不变”的青少年占38.5%,“逐年减少”和“完全不参与”的占15.2%,超过半数的青少年并没有因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而提高冰雪运动参与度。

  由于冰雪运动直接参与感与体验感比较强,青少年更喜欢踩在真冰真雪上感受。调查发现,京津冀地区青少年超过半数以上都有过滑冰或者滑雪的体验,但是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冰雪项目有过亲身体验的人数仍较少。如冰球项目参与率仅5.4%,冰壶8.6%,参与其他冰雪项目的青少年之和占比仅为8.0%。上述数据说明:京津冀地区青少年上冰上雪仍以参与传统冰雪运动项目为主,专业性较强、对规则要求较高的冰雪项目参与度较低;以滑冰、滑雪等娱乐体验为主,尚未大规模向专项冰雪项目转化。由于冰雪运动的参与程度需要通过培养逐步深化,因此,当下中小学的核心任务应是引导大部分学生上冰上雪,首先将青少年冰雪人口基数做大。这样即使参与专业冰雪项目的学生比率仍然偏低,也可拥有一定的数量优势。

  尽管调研数据表明冰雪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受欢迎度高,参与群体规模潜力巨大,但相较于占据得天独厚地理和气候优势的东北三省,京津冀地区的校园冰雪文化积淀仍显单薄。在第一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名单中,来自东北三省的学校占据了近三分之一。以黑龙江省为例,近年来乡镇以上学校陆续开设滑冰必修课,鼓励实行寒假冰雪活动家庭作业制度,同时根据条件普及雪地足球、雪地手球、撑雪橇等趣味和竞技并存的冬季项目。这些举措可以给京津冀地区校园冰雪运动的发展带来启发。比如在对青少年群体普及冰雪运动时,要在考虑学校资源、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力求项目创新、丰富项目种类。崇礼西湾子小学校长张志兵说:“对冰雪运动的观念转变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一种转变。通过由政策引导开始逐渐转变到影响和带动学生及群众,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体验冰雪运动,感受参与其中的乐趣,激发参与动机,从而转变他们对冰雪运动的观念。”

  2、哪些因素制约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

  “10年前,北京周边的雪场较少,公共交通不方便,所以去滑雪的机会不多;最近这几年,坐高铁去崇礼滑雪很方便。早上带着孩子打车到西直门,几乎每半个小时就有一趟去崇礼的高铁,到站后各个雪场都有免费摆渡车直接送到目的地,而且现在雪场中吃喝玩乐住一条龙服务。目前来看,传统上认为的交通、场地、器材、教练并不是问题,缺乏相关机构组织孩子参与才是较大困难。”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家长说。

  组织因素、经济因素、父母支持因素是目前京津冀青少年冰雪参与困难感知度最高的三大因素。不同地区的制约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学校没有相关课程是北京地区排名第三的制约因素;缺乏场地器材是天津地区排名第三的制约因素;冰雪运动的刺激程度是河北地区排名第二的制约因素。学校无人组织、没有稳定的冰雪项目组织、租用器材花费高是目前京津冀地区制约程度较深的三个共性原因。

  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喜爱程度很高,对学校的统一组织寄予很大期望,但学校出于运动风险、组织安全等各种原因,没有组织或组织力度未达到学生期望,这就造成了青少年期望与学校行为两者之间的矛盾。

  安全责任是校方最为担心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来看,冰雪运动太刺激是阻碍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排前五名的原因之一,学校、家长、学生对于冰雪运动的风险影响都较为关注。尽管学校组织冰雪活动前都会多次考察场地,安排医务、安保人员等,但依然难以完全杜绝事故发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王晓楠说:“体育是人大附中的传统,各级领导都非常支持学生外出参与冰雪运动,其首要问题就是安全。家长要签署风险告知书,雪场必须有本校的医务人员,学习滑雪时由场馆专业人员教授,校方教师分工要详细到班主任、体育老师在哪个位置,要提前设置伤害处理预案。对学校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安全问题,组织学生外出滑雪的学校并不多。”

  “孩子们在冰场上能够收获自信和阳光,但将来面临小升初和初升高的升学压力,很多孩子会逐渐放弃冰雪运动转而主攻学习。”延庆第四小学教师孙乙说。在调研中,家长也更关心冰雪运动能否给孩子的升学带来便利,如是否提供加分或者直接升学的机会。有部分家长坚持让孩子参加冰雪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国家运动员证书,以便于孩子升学考试,这种思想不利于冰雪运动的长远发展。

  冰雪运动费用较高是阻碍家长支持孩子的重要原因。一些家长认为,送自己的孩子去练冰雪运动,太辛苦,花费也高。不论是考虑入场门票、场地器材租赁或购置等经济因素,还是考虑交通情况和投入时间因素,在冰雪运动参与方面,家长们既有期盼,也有顾虑。

  3、京津冀校园冰雪文化培育仍待强化

  调查发现,京津冀地区近60%的青少年对冬奥项目知识及冰雪文化不太了解,认知程度较低。有42.4%的青少年对冰雪文化感兴趣程度一般,9.2%的青少年感兴趣程度较低,两者之和超过了半数。同时,冬奥文化宣讲相关数据显示,约45分钟的冬奥文化宣讲,可大大提升学生对于冬奥项目和冰雪文化的兴趣度。多数学生在听完宣讲后表现出对参与冰雪运动的强烈意愿,兴趣度提升了21.5%。此外,还有71.9%的学生表示出强烈的亲自体验冰雪项目意愿,75.9%的学生展现出较强的现场观赛意愿。河北省遵化市东新庄镇前河北庄小学张琳茜同学十分期盼即将到来的冬奥会,她在制作的手抄报上写道:“冬奥梦,我自豪;二二年,京和家,办冬奥,改生活!”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校对冰雪运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深刻影响着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认知程度。目前,京津冀地区的中小学冰雪文化建设主要从政府与学校两个维度不断深入推进。2019年起,北京市先后下发《北京市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等文件,批准建立113所北京市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07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及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北京还积极构建冰雪进校园模式。如大峪一小开设普及课程和精品课程,涉及花样滑冰、速滑和冰球等项目;普及课程面向3~6年级,实现冰雪运动与义务教育的有机统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未来科技城分校通过体育线上课、室内课等进行冰雪运动知识的讲授,并与绘画、科学等课程结合,启发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兴趣。

  但调研中发现,很多中小学对于冰雪运动的宣传力度一般,不少教师的冰雪运动认知度有限,这些都影响了校园冰雪文化的培养。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蒙古族中学校长王瑞林说:“体育老师学的大多是广义的体育教育专业,没有专门学习滑雪、轮滑的老师。社团活动开展轮滑课,需要从校外专门聘请轮滑老师。”在非冰雪特色校、示范校中,专业的冰雪体育老师也很少,多数是普通体育老师任教冰雪课程,在授课内容上缺乏一定的深度及专业性。

  4、如何强化中小学冰雪文化培育、冰雪运动普及

  政府牵头,协同高校和社会力量支持校园冰雪运动。目前,很多冰雪运动示范校会有地方的财政支持,如专款支持建设、维持冰雪场地,支持学生参与冰雪运动。但不少学校担心,北京冬奥会之后,如果没有地方财政的支持,学校新建的冰雪场地不管是在管理还是维护方面都会面临困难,学生也会因冰雪运动费用偏高而无法承担。因此政府的资金支持是实现冰雪运动参与度持续上升的核心手段。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为各中小学校开展冰雪运动提供基础保障;同时,积极整合社会多元主体的资金优势,牵头为学校建立社会资源支持体系,引导冰雪企业、产业开展面向中小学的非营利性活动,培养未来的冰雪运动消费者群体,形成社会氛围;此外,要提前谋划后奥运时代的奥运遗产管理,充分利用冬奥遗产,积极发挥后奥运遗产的文化公益与经济效能双重属性,提高冬奥遗产对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持续性支持。

  积极培育校园冰雪文化。在有丰富冰雪运动资源的学校,可以开展“校园冰雪节”“冰雪运动会”等特色项目,因地制宜地充分运用冰雪资源。以黑龙江省为例,一方面开展校园冰雪节活动,鼓励举办学生冬令营,支持各地开展冰雪运动明星健将进校园等活动;另一方面开展冰雪雕、冰雪摄影等各具特色的冰雪活动,提高校园冰雪文化层次,进一步形成品牌效应。

  对于参与冰雪运动缺乏直接资源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文化的特色,开展与冬奥冰雪文化相关的活动。如开展以冬奥冰雪嘉年华为主题的绘画、歌曲、舞蹈、诗歌散文创作活动,将传统校园艺术活动与冬奥文化相结合,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冰雪文化。要在创新与传承中丰富校园冰雪文化的内涵,以文化为牵引,借助冬奥会契机,推动冰雪运动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为冰雪文化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例如,每年12月末,吉林查干湖冬捕奇观都会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的到来。鼓声、马蹄声、渔把头的号子声,构成了天然的冰雪民俗文化。让更多青少年感受这种充满活力的冰雪文化,对提高其参与热情、文化价值百科认同起到重要作用。

  推动冰雪体教结合,将冰雪运动融入学生体育锻炼中。在冰雪文化传播有效方式的调查中,“学校冰雪课程”途径占压倒性优势。这既说明了我国冰雪运动进校园取得的成果,也显示了加强冰雪相关课程、教材、师资建设的紧迫性。应将冰雪运动融入学生体育锻炼中,将冰雪运动列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提高中小学冰雪运动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将冬奥项目的部分动作内容合理迁移到体育锻炼内容中,或植入当前比较受欢迎的健身类软件里,让更多人参与冬奥项目模拟动作锻炼,了解冬奥项目。研究设计可拆装、可移动的真冰场,以解决一些学校开展冰雪运动场地受限的问题。东北黑吉辽地区中小学校开展冰雪运动建设的举措为各地提供了经验借鉴。辽宁省沈阳市开展冰雪课程开发,组织特色学校尝试编制冰雪运动知识普及读本,制作教学视频等课程资源,形成冰雪校本课程;黑龙江省各学校冬季以开展滑冰、冰球、滑雪等冰雪项目教学为主,实现冰雪运动开课率100%。

  加大冰雪专业师资培养力度,推动校际资源共享。学校应联合专业的冰雪运动中心,邀请或聘请专业的冰雪运动员对当地体育老师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体育老师的冰雪专业素养,保证课堂内容的完整性。加强校际资源共享。与冰雪特色校和示范校相比,普通中小学校在教师培训、经费支持等方面缺少优势。在调研中,这些普通学校希望能与高校、冰雪特色校和示范校建立联动合作关系,通过师资共享、课程共享等模式,为普通学校学生提供观赛、体验的机会,帮助普通学校学生了解冬奥文化、学习冰雪知识、参与冰雪运动。

  “小手牵大手”家校联动提高青少年冰雪运动参与度。提升父母对于冰雪运动的认识和了解,对支持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至关重要。通过“小手牵大手”的冰雪运动参与策略,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冰雪运动中。让父母带领孩子一起参与冰雪运动,可以使青少年获得更多的父母支持,同时提高运动参与的安全性,也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冰雪运动习惯,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冰雪运动。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张磊、高富贵、王勇、卓金源、于永晖)

原标题:如何让更多青少年走向冰场走进雪场